距离2025年端午节还有不到10天,已有头部企业开始筹备员工关怀活动。
我们独家获取了服务多家大厂食堂的服务商端午全案策划,提炼出可复制的“IP+非遗+美食”运营公式。
这份价值数万元的执行手册,包含6大互动模板、23项物料清单、3类风险预案,助您打造现象级节日活动。
01文化赋能:从节日符号到情感共鸣的转化
在端午营销的传统范式里,粽子往往被简单处理为节令食品。
该案例突破性地构建了“家文化—饮食记忆—品牌温度”的三层价值体系:通过“煮粽出锅·福香同席”活动设置自助取餐点,将粽子从商品转化为情感介质。
在“一墙粽福”红包墙设计中,将代金券与祝福语结合,完成商业福利向情感传递的转化。
这种文化赋能的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:
符号重构:将粽子与艾草香片、五毒元素等民俗符号组合,形成立体文化记忆点;
场景再造:在食堂动线设置祈福花车、投壶游戏区,营造沉浸式节日场域;
价值延伸:通过“端午勇士挑战”等互动设计,将传统驱邪祈福转化为现代职场解压仪式。
02 IP应用:超级符号的场景化落地
该案例中“PONY”IP的应用,为食堂品牌人格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:
从香片图案到代金券设计,IP主形象在17种物料中保持85%以上的露出率,到针对职场人群设计“击败加班蛇”等定制化游戏环节,使IP形象与用户场景深度绑定。
此外,开发端午限定帆布包、祈福香片等轻量化周边,将品牌接触点延伸至办公场景。
这种IP运营策略有效解决了食堂营销的两个痛点:通过视觉统一性强化品牌认知,借助场景化互动提升用户粘性。
1. 互动设计:低成本高触达的体验闭环
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,该方案通过四类互动模型构建完整体验链:
互动类型 | 代表活动 | 转化效率 | 用户价值 |
零门槛参与 | 香片自取 | 100%触达 | 建立品牌亲和力 |
轻量级游戏 | 趣味投壶 | 62%参与 | 创造记忆点 |
社交裂变 | 朋友圈二次抽奖 | 38%转化 | 扩大传播半径 |
即时奖励 | 代金券即领即用 | 91%核销 | 提升客单价 |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“五毒大作战”的改良设计:将传统五毒元素转化为“加班蛇”等职场痛点符号,使文化传承与用户现实需求产生共振。
2. 非遗活化:传统技艺的年轻化表达
在文化传承层面,方案展现出两大创新维度:
一是剪纸艺术体验、艾草手工制作等活动,将非遗技艺简化为20分钟可完成的轻体验;
二是通过“龙舟竞渡”主题的现代艺术装置,将静态展览转化为可拍照传播的互动场景。
这种“轻量化改造+场景化呈现”的模式,既保持文化深度,又契合现代职场人群的时间碎片化特征。
3. 传播矩阵:公私域联动的增效模型
该案例构建的“三阶传播体系”值得借鉴:
预热期:在内部社群发布“粽子甜咸站队”话题讨论,激活用户参与预期;
爆发期:活动现场设置朋友圈打卡专区,利用UGC内容实现二次传播;
长尾期:将活动精彩瞬间制作为“PONY端午表情包”,延续品牌记忆。
配合稿定设计平台的标准化物料支持,食堂可快速生成适配本地的宣传内容,解决连锁品牌营销落地的标准化难题。
03定制化落地方案建议
基于案例启示,我们为食堂经营者提炼出“5+3”执行框架:
1. 五大基础模块
文化主题展区(预算占比20%)
轻量化互动游戏(预算占比15%)
代金券激励体系(预算占比30%)
节日专属菜单(预算占比25%)
传播素材库建设(预算占比10%)
2. 三大增效策略
员工关怀包:将粽子福利与节日排班表同步发放
错峰体验:午间开展游戏活动,晚间设置家庭套餐;
数据追踪:记录不同互动形式的参与转化率,建立营销效果评估模型。
当粽子从时令商品升文化媒介,当食堂空间转型为情感联结场域,这种基于文化深度的场景化运营,正在重塑食堂的价值标准。
对于寻求差异化突破的食堂管理者而言,比借鉴具体方案更重要的,是理解其背后“文化赋能商业,体验创造价值”的底层逻辑。
扫码免费领取《2025大厂食堂端午营销手册》